|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城固历史沿革

城固历史沿革

关键词:城固历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汉中城市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hanzhong.ccoo.cn
  • 感谢 hanzho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709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一、春秋时(前770~前746),县地为蜀地;贞定王十八年(前451,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地属秦;贞定王二十八年(前441,秦躁公二年),地属蜀。

二、郝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秦败楚于丹阳,取楚汉中地,连同秦属汉水上游地置汉中郡,同时置成固县。

三、建元三年(前138),本县人张骞在朝为郎官,应募出使大月氏,约大月氏夹攻匈奴。张骞于当年(前138)和元狩四年(前119)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

四、建和元年(147),太慰李固被梁冀所害,其弟子董班护尸归葬故里——今柳林镇李固庙村。

五、初平二年(191),张鲁为五斗米教主,占据汉中,道教传入,并盛行。

六、蜀汉炎兴元年(263)9月,魏钟会使前将军李辅统万人围攻乐城。当年蜀亡,县地属魏。魏又命贾充率兵出斜谷,屯乐城,以防钟会。

七、南朝宋(420——479),改成固县为城固县。

八、武德二年(619),改城固县为唐固县。贞观二年(628),废唐固,复名城固县,相沿至今。

九、乾道五年(1169),杨从义病卒于水北村(今丁家村),就地安葬并立碑纪念。

十、明初,武当派道士张三丰来县,在洞阳宫重建道观,宫至今犹存。

十一、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二月壬寅(1556年1月23日),地震。一月数次,或连日震动不止。

十二、嘉靖三十五年(1556),胡琏等编修《城固县志》,志稿初具,因故搁置。四十五年(1566)再次修志,修成嘉靖《城固县志》。

十三、崇祯八年(1635),法国天主教神甫方德望到丰家营、小寨传教,并带来西药,天主教传入本县。

十四、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为张骞、李固、萧何墓立碑。

十五、道光年间,(1821——1850),建钟楼于十字街心,后焚于兵乱。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建。

十六、光绪十四年(1888),天主教汉中教区首任主教安廷相(意籍)将主教堂设本县古路坝。

十七、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清政府命各地修乡土志,本县修成《城固县乡土志》。

十八、民国元年(1912),2月,省民政部派陈毅(本县人)为汉中自治督办处督办。各县筹备成立自治会。3月,县自治会成立,举高杞为议长。改县衙为县公署,改知县为知事。

十九、民国十年(1921),元月,创建城固县单级师范讲习所(今城固师范址),所长熊文涛。并设附属小学。

二十、民国十七年(1928),2月,本县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党团小组),陈咨任组长。9月,改建为中共城固县特别支部,陈咨任书记。

二十一、民国十八年(1929),县图书馆成立,址设城内崇圣祠和尊经阁。

二十二、民国20年(1931),2月,共青团城固县特别支部改组为共青团城固县委员会,王仁济为书记;3月,中共城固县特别支部改组为中共城固县委员会,郑月波为书记,辖支部5个。

二十三、民国27年(1938),3月16日,西安临时大学(由北平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迁西安后组建)迁陕南,校本部和教育学院、法商学院驻本县城区,工学院驻古路坝。

二十四、民国33年(1944),陕西省政府确定本县为全省培植油桐十县之一。本县年产柚油15~20万斤。

二十五、民国34年(1945),11月9日,城固县参议会成立,议员25名,参议长何清泉,副参议长梁炳煊。

二十六、民国38年(1949),8月,在宝鸡黄家岩成立中共城固县委员会。上级任命霍俊高为县委书记、高鲁为县长,并组建县、区领导班子。

二十七、1949年12月14日,召开庆祝解放群众大会,正式宣告城固县人民政府成立,高鲁任县长。

二十八、1950年5月,调整区、乡建置,将11个区编为8个区,119个乡编为93个乡;在城内三所小学组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共青团城固县工作委员会。

二十九、1951年,分别成立县合作社联合社、县禁烟肃毒委员会、县整风清查委员会、县工会办事处。

三十、1952年元月,县属机关单位开展“三反”运动,是年,在城内皂刺巷建成火力发电站,县城开始用电照明。

三十一、1953年6月,全县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

三十二、1953年3月10日,由乡至县建立户口登记、迁移制度。6月25日至7月1日,召开中共城固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三十三、1956年2月14日,县广播站建成,正式开始对全县播音。

三十四、1962年3月,从四川引进大红瓢虫,首次利用生物防治柑橘吹绵介壳虫。

三十五、1966年6月4日,县委成立“文化大革命”办公室。

三十六、1970年7月1日,火车始通本县。同月,成立县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十七、1977年10月,恢复高等学校招生十五考试,本县考生参加高考。

三十八、1983年12月18日,县邮电局千门自动电话正式开通,城区始用自动电话。

三十九、1986年7月,成立县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8月,南乐的红豆腐首次参加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会,11月21——25日,本县召开首届张骞学术研讨会。

四十、1988年10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本县东关农贸市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称号。

四十一、1989年11月14日,本县城镇建设规划获国家建设部全国小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先进县称号。

四十二、1990年6月11日,县政府召开迎接第十一届亚运会动员大会。

秦汉时县境广袤,东北连旬阳,东南界安阳,南和西南连南郑,西北接元(后褒中),北联武功、盩厔、鄠县和长安杜陵(《汉书·地理志》《后汉书》)。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析县南部地和南郑县部分地置南乡县(今西乡镇巴)(《华阳国志》)。北魏正始二年(505)析县水以东地置龙亭县;延昌三年(514)又析县东部地和龙亭县西部地置兴势县(《魏书·地形志》等书)。另据《魏书·地形志》“汉中郡领县三,南郑、汉阴、城固”,汉阴下有“有胡城”三字。《华阳国志》载:“褒中县……有唐公房祠也”。胡城、唐公房祠现俱在境内。而汉阴县辖域、设废时间,褒中县辖域等,均无进一步资料证明,待考。

  唐武德三年(620)析本县西北部地和南郑县地置白云县,九年(626)废白云县,地入本县(《旧唐书·地理书》)。此后县境虽有变更,但都保持南北长,东西窄的状态。

  明代,据嘉靖《城固县志》,本县疆域东至洋县,东南至西乡,南至四川通江,西至南郑,西北至褒城,北至眉县,东北至盩厔。宽38里,长400里。

  清代,据康熙《城固县志》,本县疆域宽55里,长300里。东至汉王城交洋县界;东南至五堵门交西乡界;西至新铺交南郑县;北120里至北溪里,其东交洋县,北交凤县,西交褒城。

  到清末,据《城固县乡土志》:县境“东至汉王城交洋县,10里;西至新铺交南郑县界,50里;南至椒子坪交四川通江界,205里;北至桅杆石梁交留坝县界,180里;东南至界牌交西乡界,75里;东北至皂角湾交洋县界,210里;西南至碗泉梁交四川通江界,153里;西北至太白梁交褒城界,115里。广计3.5万米达。纵计11万米达”即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110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调整与邻县境界。1952年11月,城东汉王城附近以湑水为界,将本县下苏村(部分土地)、柳夹寨(渠东部分)、张家坝、秦家村划归洋县,将洋县新庄、庙南、庙北、贺家村、中坝村划归城固。1958年,西以洪沟河为界,将南郑县的柳林、五华、草寺、古城4乡和魏家湾村、张河营、周家岭、夏家窝、马家湾、樊家窝、丁王窝、老黄窝、朱家窝、黄洞村、青龙滩、史家滩、金堂湾、仙家沟14个村划归本县;将本县余家湾、高家岭、金家岭、五家岭湾、李家嘴、刘家河、胡路村、东湾村、胡家湾、陈家湾、李家河坎、丰都庙、余家桥、张家窝、杨家尖角、李家砭、李家营、汉王庙、吴纪庄、李家岭、陈岭、四合、姜家湾、安前村等24村划归南郑。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